图说徐汇:从古韵龙华到卓越水岸 —上海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共和新路院区举办“大思政课”讲座
时间:2025-04-25
为深化高等技术学院共和新路院区高职学生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认知,激励青年学子奋发向上,将个人发展融入上海城市建设,4月22日下午,应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直属党支部,高等技术学院共和新路院区高职办邀请,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研究馆员、博士,上海方志讲师团高级讲师刘雪芹走进共和新路1458号博雅楼多功能厅,开展了主题为“图说徐汇:从古韵龙华到卓越水岸”大思政课专题讲座。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直属党支部书记赵宏,共和新路院区高职办主任杨咏梅出席活动,与近60名学生共同探寻徐汇区域发展的历史肌理与时代风貌。
讲座伊始,赵宏在致辞中表示,刘雪芹博士的讲座既是上海市地方志讲师团“何以上海·志在YUE读”第二季“4月专场讲座”,也是学院2025年“读上海·品上海·爱上海”—大思政课系列讲座第二讲。活动旨在为青年学子搭建“阅读城市,感悟发展”的平台,希望同学们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汲取前行的动力,锚定目标,为实现个人理想拼搏,为上海的未来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雪芹博士以徐汇龙华区域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她从龙华地区讲起:龙华由龙华寺、龙华塔逐步发展为龙华镇,其兴起与当地的地理、经济、文化因素紧密相连。明代中后期,因水系变迁和文化繁荣,龙华迅速崛起,跻身上海九大古镇之列,声名远扬的龙华三绝—寺、塔、桃花,更是独具魅力,今天,龙华寺已成为上海徐汇区重要地标建筑,与徐家汇体育公园、西岸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徐汇滨江一起营造出人文气息浓郁的氛围,吸引了上海市民和大批游客。
随后,刘博士又将目光聚焦于上海商学院中山西路校区附近的“徐家汇”的发展。徐家汇天主教堂、徐汇书院和土山湾博物馆,不仅是地标建筑,更承载着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脉络。此外,龙华滨江曾是华东能源中心,徐汇滨江作为上海水陆空交通发达区域,优势尽显。
对于徐汇漕溪北路区域的发展,刘雪琴博士说,“漕溪北路”堪称徐汇发展的“见证者”,徐家汇商业中心、万体馆等标志性建筑都在此拔地而起。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这里开启了建设热潮,文体活动中心等场馆相继落成,致力于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生活体验,徐汇区政府将其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
徐汇滨江西岸对标世界知名滨水区,以文化和产业为抓手,全力塑造区域魅力,目标是打造上海的“新外滩”。刘老师还一一介绍了曾经位于徐汇滨江的“南浦站”、“龙华机场”的过去与现在,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徐汇滨江地区海陆空交汇的历史和风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和理解城市规划如何兼顾历史文脉与现代创新发展。
在讲座尾声,杨咏梅强调,了解城市历史是热爱家乡的起点,希望同学们在感受上海发展成就的同时,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城市的热爱。赵宏以“播下目标种子,绽放青春光芒”为题,寄语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蓝图,在时代机遇中找准定位,立青春之志,共赴未来之约。
此次讲座通过历史图景与现实发展的交融,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城市文化的理解,更激发了青年学子参与城市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有力推动了共和新路院区“大思政课”的探索与建设。
撰稿:共和新路院区24酒店 向诗思
摄影:共和新路院区24酒店 唐亦诚
责编:共和新路院区 杨咏梅
审核:高等技术学院 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