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即动 挺身逆行 共同守“沪” ——上海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子抗疫事迹系列报道(四)

“闻令而动,挺身逆行”,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他们中有的冲锋一线建设方舱,有的坚守楼栋专班驻点,还有的成为小区志愿者领队。在这场防控战中,上商继教学子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抗疫之星”,用逆行和奉献诠释抗疫大爱无疆。

一、李小薄——默默无闻的方舱建设者

李小薄,来自上海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普陀慧承教学点21级电子7班。4月初正值上海疫情趋紧阶段,从事建筑水电工作的他在得知中建八局招募方舱建设者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和工友们被分配到位于杨浦区共青路的一处厂房。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为了能够如期交付,小李和工友们24小时轮番上岗作业,他们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每天行走超过2万步,困了就在原地打地铺眯一会儿,然后继续干。当谈及自己援建方舱的这段经历,小李笑着说道:“作为方舱建设者,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与病毒赛跑,也是与万千病人的健康赛跑,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按时交付。”经过6天的连续奋战,将原造船厂厂房改建为能容纳5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他和工友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默默无闻的方舱建设者李小薄

图为李小薄参与杨浦方舱医院一线援建工作

二、朱阿晨——做一名合格的“守门人”

朱阿晨,来自继续教育学院普陀慧承教学点21级工商本5班。3月底,小朱所在楼栋出现1例阳性病例,小区立即进行了严格的封控管理。为“守住门”和“管好人”,她和楼栋的其他2名志愿者一起组成三人小分队,负责统计居民抗原检测、收集居民生活需求、通过微信群传达居委通知、制定志愿者排班表等工作。每天从早上8点穿上防护服开始忙碌,一直要到傍晚才能结束,期间仅有中午的半小时吃饭时间可以脱下防护服作短暂休息。在这个岗位上,她始终力所能及地承担着各项工作,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50多天。小朱白天参与志愿服务,晚上加班完成本职工作,早起晚睡已成为她这段时间的常态。她表示,以前自己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通过此次深入楼组的志愿服务,让她深刻感受到使命感,感受到自己肩上多了几分责任和担当。她很感谢这段驻楼经历,让她感觉到自己的蜕变和成长。她用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在楼栋中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小区守门人朱阿晨

图为朱阿晨在楼栋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三、奚艾菲——我是小区志愿者“领队”

奚艾菲,来自继续教育学院普陀慧承教学点21级工商本4班。3月24日封控至今,作为小区志愿者团队的领队,她和9名组员挺身而出、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近60余天,用爱心和耐心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她所在的小区共有27栋楼栋,其中有超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年人,第一时间她们对小区内的老年群体进行排查与登记,将工作重点聚焦在老年人的需求上。核酸检测时,总能看到她弯着腰,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楼的场景;抗原检测时,她主动上门帮助独居、高龄老人进行采样;遇到配药时,为了能够早点将药送到老人手中,她早上5点出发就去医院排队。作为志愿者领队,她总是包揽下最苦最累的活,同时也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与同伴们进行分享。当被问及此次参与志愿服务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时,她感慨道:这次志愿活动,让她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是“缜密”,疫情防控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很多,任何细节上的疏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志愿服务期间意识到缜密思维的重要性。

小区志愿者“领队”奚艾菲

图为奚艾菲(左一)和组员一同参与小区志愿服务工作

在上海,这样的暖心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像李小薄、朱阿晨、奚艾菲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商继教学子们纷纷挺身而出,投身战“疫”。在上海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他们却给自己按下了“加速键”,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但他们背后的故事绝不平凡。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上海这座城市终将穿过疫情的阴霾,迎来最终的胜利!


图/文:陈梦鸽

责任编辑:黄康芸

审核:赵宏